第39章 得道
關燈
小
中
大
東岸。
陸立遠目看著棚前岸上正在排隊等著上舟的族中兒郎們,忽然淡淡問道:“樓廷秀今日也不下場麽?”
剛進來坐下的陸方伸手接了侍者遞來的茶,聞言隨意往水上打望了一眼,回道:“不知,這麽遠誰瞧得真切。”
“他若上場,樓家那邊不會只這點動靜。”陸立說完,轉頭又問近侍素心,“崔少卿還在西岸那邊?”
素心道:“片刻前剛回來進了崔家棚子裏,只三老爺還留在那裏。”
陸方聽著一訝:“三郎今日也來了?怎不叫他過來?”
陸立沈默地看了他一眼。
陸方決定轉移話題,“崔家是看上西岸那邊的人了吧?”
“大約是吧。”陸立道,“不過今日主角並非崔元瑜和他的未來妹婿,而是安王。”
陸方楞了楞,顯然是對西岸發生的事一無所知。
陸立便道:“就在你來之前,西岸那邊傳來消息說安王以鴝鵒擇妃,口頭許了汝南陶氏次女為安王妃。”
他說著,目光微逡,續道:“想來此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金明園了。”
“汝南……陶氏?”陸方沈吟道,“聽著像是有些耳熟。”
“便是上回簡之幫過的那家人。”陸立用只得兩人恰好聽見的聲音淡淡提醒道,“那次女原本是經由崔氏引薦,應在側妃名錄上的。”
陸方一聽,當即道:“這事該不會和三郎又有什麽關系?”說完覺得不對,“但他向來不愛摻和這些,應該不會幫安王才是。”
言罷,他也不知是該覺得好笑還是該覺得感慨:“先前我隨聖駕一入園便聽說了安王擺花場的事,聖上的臉色瞧著不大好。我還奇怪安王是如何想的,換作旁人應早就進宮向聖上秉明無心婚娶之意,他卻自在,這幾日根本沒有進宮表態不說,這種場合還出來招搖擺花場,當真是不怕自己再多被議論。”
“原來他的打算是在這上頭。”陸方輕笑著搖了搖頭,“不得不說,這倒是步好棋——只是也瞧得出來,安王的確沒有什麽上進之意了。”
誰料陸立聽了卻道:“你怎知這事一定和簡之沒有關系?”說著微微蹙了眉,“他雖不會摻和皇家事,但此事與陶氏女有關,偏偏他今日又在場——你不覺得巧了些麽?”
“他還毫不避諱地與人宣稱那陶氏長女是他小友。”陸立道,“陶二娘入王府之事關乎世人眼光,他未必沒有出手相幫的可能。”
陸方看著他隱有擔憂的樣子,不禁失笑,說道:“長兄在想什麽?那是萬不可能的。你是長久不與他相處,所以不知這小子的個性最是嫌麻煩,倘若他是如你所想的那樣,此番陶二娘便不可能入安王府,莫說別的,他怎會跑去和安王做連襟?定然一開始便要搶在前頭下手,好讓崔家打不了陶二娘主意。”
“他這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,素來對自己看得上眼的便是這般不計身段。”陸方道,“當初他與那益州百戲行首相交也是從不避人的,還時常泛舟和樂,你那時都沒擔心過他搞出什麽事來,今日何必想這麽多。”
就他家三郎這個與人相交不看身份的脾氣,外頭誰不讚一聲胸懷豁達,乃真名士之風也?
陸立默然了片刻,點點頭:“你說得對,許是我想多了。大概是因我從前未曾見過他對哪個士家的女郎這般看得入眼,所以反倒覺得不習慣。”
說完,他頓了頓,又續道:“你說的話他還是願意聽幾句的,該說的也要同他說,不要太縱著他那脾氣。他身份到底與常人不同,陶家將與安王府有親,他若與陶家人走得近了,難免昭王殿下那邊會多想。”
陸方其實心中對此並不太以為意,要說心眼兒,他們誰能比老三多?這些旁人都能想到的利害關系,莫非他陸簡之想不到?自己就算是跑去說了也大約不過是挨個懟,老三會說什麽他都能猜到,多半是輕飄飄斜他一眼,用“那我建議你先讓陸家和江、崔二氏斷了聯系,不然只怕昭王要徹夜難眠”來反駁自己。
本來嘛,就皇家和士家大族這麽多年的各種交融,哪個大家族的姻親關系不是盤根錯節的?且不說他們與宗室之親,單論那陶氏女是崔氏所引薦,此女若當真成了安王妃,日後人提起她來也不可能不記得人是從崔家底下出去的,而他們陸氏與崔氏也有親,這要算下去,昭王若是個小心眼的,還能活?
陸方覺得長兄說來說去,只不過是擔心三郎的婚事罷了。但這事兒他們兩個能有什麽辦法?那小子別的都還能商量,偏於兩件事上有著詭異的堅持:一個是入朝,一個便是成婚。
入朝便不說了。至於成婚,陸方思來想去,覺得歸根結底大概還是因陸玄不喜歡麻煩的性子,每回讓他為陸家做點事都要哄著,更莫說再來個高門妻族,他必是十分不耐。
但兄長的話此時卻不好反駁,陸方只做出微微正色的樣子,頷首道:“長兄說的是,我回頭提醒他兩句。”
他話音剛落,就見陸立身邊的另一近侍素意從棚外走了進來。
“宗主、丞相。”素意向二人分別施了一禮,隨後走上來附在陸立耳畔說了什麽。
“怎麽了?”陸方問道。
周圍眾人也不免打望著他們這邊動靜。
“沒什麽。”陸立平平道,“只是聖上許了安王所求,準他迎陶氏女為王妃。”
郁氏拿起手巾擦了擦頸畔的細汗,瞧著被太陽照得波光熠熠的水面,還有那水上如火如荼的賽事,聽著四周圍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,覺得更熱了。
“阿娘。”
她聞聲轉頭,只見穿著身常服的樓宴正一身清爽地站在外面,旁邊跟著數個小廝,手裏俱都端了盛著涼飲的盤子。
郁氏笑從心底起:“快進來,外面日頭曬,莫小瞧了這五月厄。”
樓宴應了聲,提步走進,不動聲色地朝坐在旁邊的妻子程氏看了一眼,後者忙低眉起身,跟上來站定,親手從盤子裏端了一盞涼飲遞了上去。
大侍女青蘿前來接過,挑眸飛快與樓宴隱隱含笑的目光撞了一撞。
樓夫人郁氏笑吟吟地招呼眾人:“廷秀特意準備的,大家都嘗嘗吧。”
其他人其實未必如她這麽怕熱,但還是從善如流地各接了一盞。
“對了,”樓夫人似想起什麽來,問樓宴,“你今日怎地沒有下場?剛才若你在船上,我們會贏得更好看些。”
不像現在,比的時候也未見多麽精彩,沖線時卻堪堪只多出士家那邊一點頭,好似鬥得難分難解,險些齊了平,令人瞧著不爽快。
她言語間說起,還略有些不悅。
“阿娘見諒,孩兒原本是要下場的。”樓宴恭敬道,“只是阿爹覺得既然今日崔元瑜不下場,那孩兒也沒有那個必要非得下場不可。”
樓夫人聞言一怔,旋即了然過來,點點頭道:“你父親說得對,旁人都不甚在意的事,莫要搞得我們肯費多大工夫去爭似的。”
樓宴笑笑,沒有言語。
實際上這話是他對父親說的,只不過得了他老人家認同而已。本來於這些競技之事上,那些養尊處優的士族向來便只有崔氏可與他們爭一爭長短,而崔氏這一輩又以崔元瑜為翹楚,既然他今日撇了這競渡去忙別的,憑甚自己還得把它當個事?即便是費心費力地贏了,旁人也只當這是崔家不爭的。
他才不會拿自己的臉面去擡舉崔元瑜。
棚外有人在朝他遞眼色。
樓宴見狀,不動聲色地含笑向樓夫人等人告了辭,又示意程氏盡心服侍,然後轉身出了棚。
“郎君,”來人上前對他施了一禮,說道,“樓妃讓人來傳了話,說是聖上已準安王所請,要迎陶氏女為妃。”
樓宴不以為然地道:“安王此舉投了聖上所好,聖上不答應才倒稀奇。”言罷輕笑一聲,“這陶家也算是撿了個便宜,這樣的門第,竟還能出個王妃。”
來人附和地笑道:“這也算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了。”
“升天?”樓宴涼道,“這掉下來的便宜可不是那麽好占的,陶家以為這回自家女兒‘得了道’,卻不知這才剛開始。”
他說到此處,略略一頓,不知想到什麽,唇邊揚起了一抹笑意。
“你說,倘陶家自覺‘得了道’,便忘了出身,不將崔氏放在眼裏了。”他說,“會不會很有意思?”
對方忖道:“照陶家之前被崔家逼迫的情形,此番翻身上位,心有揚眉吐氣之意,也不是不可能。只是……”他斟酌了一下措辭,“他們應該也不至於這般不知趣吧?”
安王選了陶氏,其中一半原因想必是此女乃由崔氏所引,陶家門庭低沒有威脅,但本家又依附於崔氏,以她為妃自有兩個好處:一、表明自己並無進取之心;二、給崔家留些安慰。
崔十二娘的親事想必是要草草解決了,這事換作誰家肯定都覺得意難平,恐怕多少是要遷怒幾分於安王府的,但此時安王卻擇了他們引薦的陶氏女為妃,雖遠著關系,但在崔家看來也未必不是安王識趣的表現。
如此一來,雙方都能保有兩分情面,還減少了流言的影響。
“陶家不知趣,我們正好看戲。若是個知趣的,”樓宴涼涼一笑,說道,“那便讓他們‘不知趣’就好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陸立遠目看著棚前岸上正在排隊等著上舟的族中兒郎們,忽然淡淡問道:“樓廷秀今日也不下場麽?”
剛進來坐下的陸方伸手接了侍者遞來的茶,聞言隨意往水上打望了一眼,回道:“不知,這麽遠誰瞧得真切。”
“他若上場,樓家那邊不會只這點動靜。”陸立說完,轉頭又問近侍素心,“崔少卿還在西岸那邊?”
素心道:“片刻前剛回來進了崔家棚子裏,只三老爺還留在那裏。”
陸方聽著一訝:“三郎今日也來了?怎不叫他過來?”
陸立沈默地看了他一眼。
陸方決定轉移話題,“崔家是看上西岸那邊的人了吧?”
“大約是吧。”陸立道,“不過今日主角並非崔元瑜和他的未來妹婿,而是安王。”
陸方楞了楞,顯然是對西岸發生的事一無所知。
陸立便道:“就在你來之前,西岸那邊傳來消息說安王以鴝鵒擇妃,口頭許了汝南陶氏次女為安王妃。”
他說著,目光微逡,續道:“想來此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金明園了。”
“汝南……陶氏?”陸方沈吟道,“聽著像是有些耳熟。”
“便是上回簡之幫過的那家人。”陸立用只得兩人恰好聽見的聲音淡淡提醒道,“那次女原本是經由崔氏引薦,應在側妃名錄上的。”
陸方一聽,當即道:“這事該不會和三郎又有什麽關系?”說完覺得不對,“但他向來不愛摻和這些,應該不會幫安王才是。”
言罷,他也不知是該覺得好笑還是該覺得感慨:“先前我隨聖駕一入園便聽說了安王擺花場的事,聖上的臉色瞧著不大好。我還奇怪安王是如何想的,換作旁人應早就進宮向聖上秉明無心婚娶之意,他卻自在,這幾日根本沒有進宮表態不說,這種場合還出來招搖擺花場,當真是不怕自己再多被議論。”
“原來他的打算是在這上頭。”陸方輕笑著搖了搖頭,“不得不說,這倒是步好棋——只是也瞧得出來,安王的確沒有什麽上進之意了。”
誰料陸立聽了卻道:“你怎知這事一定和簡之沒有關系?”說著微微蹙了眉,“他雖不會摻和皇家事,但此事與陶氏女有關,偏偏他今日又在場——你不覺得巧了些麽?”
“他還毫不避諱地與人宣稱那陶氏長女是他小友。”陸立道,“陶二娘入王府之事關乎世人眼光,他未必沒有出手相幫的可能。”
陸方看著他隱有擔憂的樣子,不禁失笑,說道:“長兄在想什麽?那是萬不可能的。你是長久不與他相處,所以不知這小子的個性最是嫌麻煩,倘若他是如你所想的那樣,此番陶二娘便不可能入安王府,莫說別的,他怎會跑去和安王做連襟?定然一開始便要搶在前頭下手,好讓崔家打不了陶二娘主意。”
“他這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,素來對自己看得上眼的便是這般不計身段。”陸方道,“當初他與那益州百戲行首相交也是從不避人的,還時常泛舟和樂,你那時都沒擔心過他搞出什麽事來,今日何必想這麽多。”
就他家三郎這個與人相交不看身份的脾氣,外頭誰不讚一聲胸懷豁達,乃真名士之風也?
陸立默然了片刻,點點頭:“你說得對,許是我想多了。大概是因我從前未曾見過他對哪個士家的女郎這般看得入眼,所以反倒覺得不習慣。”
說完,他頓了頓,又續道:“你說的話他還是願意聽幾句的,該說的也要同他說,不要太縱著他那脾氣。他身份到底與常人不同,陶家將與安王府有親,他若與陶家人走得近了,難免昭王殿下那邊會多想。”
陸方其實心中對此並不太以為意,要說心眼兒,他們誰能比老三多?這些旁人都能想到的利害關系,莫非他陸簡之想不到?自己就算是跑去說了也大約不過是挨個懟,老三會說什麽他都能猜到,多半是輕飄飄斜他一眼,用“那我建議你先讓陸家和江、崔二氏斷了聯系,不然只怕昭王要徹夜難眠”來反駁自己。
本來嘛,就皇家和士家大族這麽多年的各種交融,哪個大家族的姻親關系不是盤根錯節的?且不說他們與宗室之親,單論那陶氏女是崔氏所引薦,此女若當真成了安王妃,日後人提起她來也不可能不記得人是從崔家底下出去的,而他們陸氏與崔氏也有親,這要算下去,昭王若是個小心眼的,還能活?
陸方覺得長兄說來說去,只不過是擔心三郎的婚事罷了。但這事兒他們兩個能有什麽辦法?那小子別的都還能商量,偏於兩件事上有著詭異的堅持:一個是入朝,一個便是成婚。
入朝便不說了。至於成婚,陸方思來想去,覺得歸根結底大概還是因陸玄不喜歡麻煩的性子,每回讓他為陸家做點事都要哄著,更莫說再來個高門妻族,他必是十分不耐。
但兄長的話此時卻不好反駁,陸方只做出微微正色的樣子,頷首道:“長兄說的是,我回頭提醒他兩句。”
他話音剛落,就見陸立身邊的另一近侍素意從棚外走了進來。
“宗主、丞相。”素意向二人分別施了一禮,隨後走上來附在陸立耳畔說了什麽。
“怎麽了?”陸方問道。
周圍眾人也不免打望著他們這邊動靜。
“沒什麽。”陸立平平道,“只是聖上許了安王所求,準他迎陶氏女為王妃。”
郁氏拿起手巾擦了擦頸畔的細汗,瞧著被太陽照得波光熠熠的水面,還有那水上如火如荼的賽事,聽著四周圍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,覺得更熱了。
“阿娘。”
她聞聲轉頭,只見穿著身常服的樓宴正一身清爽地站在外面,旁邊跟著數個小廝,手裏俱都端了盛著涼飲的盤子。
郁氏笑從心底起:“快進來,外面日頭曬,莫小瞧了這五月厄。”
樓宴應了聲,提步走進,不動聲色地朝坐在旁邊的妻子程氏看了一眼,後者忙低眉起身,跟上來站定,親手從盤子裏端了一盞涼飲遞了上去。
大侍女青蘿前來接過,挑眸飛快與樓宴隱隱含笑的目光撞了一撞。
樓夫人郁氏笑吟吟地招呼眾人:“廷秀特意準備的,大家都嘗嘗吧。”
其他人其實未必如她這麽怕熱,但還是從善如流地各接了一盞。
“對了,”樓夫人似想起什麽來,問樓宴,“你今日怎地沒有下場?剛才若你在船上,我們會贏得更好看些。”
不像現在,比的時候也未見多麽精彩,沖線時卻堪堪只多出士家那邊一點頭,好似鬥得難分難解,險些齊了平,令人瞧著不爽快。
她言語間說起,還略有些不悅。
“阿娘見諒,孩兒原本是要下場的。”樓宴恭敬道,“只是阿爹覺得既然今日崔元瑜不下場,那孩兒也沒有那個必要非得下場不可。”
樓夫人聞言一怔,旋即了然過來,點點頭道:“你父親說得對,旁人都不甚在意的事,莫要搞得我們肯費多大工夫去爭似的。”
樓宴笑笑,沒有言語。
實際上這話是他對父親說的,只不過得了他老人家認同而已。本來於這些競技之事上,那些養尊處優的士族向來便只有崔氏可與他們爭一爭長短,而崔氏這一輩又以崔元瑜為翹楚,既然他今日撇了這競渡去忙別的,憑甚自己還得把它當個事?即便是費心費力地贏了,旁人也只當這是崔家不爭的。
他才不會拿自己的臉面去擡舉崔元瑜。
棚外有人在朝他遞眼色。
樓宴見狀,不動聲色地含笑向樓夫人等人告了辭,又示意程氏盡心服侍,然後轉身出了棚。
“郎君,”來人上前對他施了一禮,說道,“樓妃讓人來傳了話,說是聖上已準安王所請,要迎陶氏女為妃。”
樓宴不以為然地道:“安王此舉投了聖上所好,聖上不答應才倒稀奇。”言罷輕笑一聲,“這陶家也算是撿了個便宜,這樣的門第,竟還能出個王妃。”
來人附和地笑道:“這也算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了。”
“升天?”樓宴涼道,“這掉下來的便宜可不是那麽好占的,陶家以為這回自家女兒‘得了道’,卻不知這才剛開始。”
他說到此處,略略一頓,不知想到什麽,唇邊揚起了一抹笑意。
“你說,倘陶家自覺‘得了道’,便忘了出身,不將崔氏放在眼裏了。”他說,“會不會很有意思?”
對方忖道:“照陶家之前被崔家逼迫的情形,此番翻身上位,心有揚眉吐氣之意,也不是不可能。只是……”他斟酌了一下措辭,“他們應該也不至於這般不知趣吧?”
安王選了陶氏,其中一半原因想必是此女乃由崔氏所引,陶家門庭低沒有威脅,但本家又依附於崔氏,以她為妃自有兩個好處:一、表明自己並無進取之心;二、給崔家留些安慰。
崔十二娘的親事想必是要草草解決了,這事換作誰家肯定都覺得意難平,恐怕多少是要遷怒幾分於安王府的,但此時安王卻擇了他們引薦的陶氏女為妃,雖遠著關系,但在崔家看來也未必不是安王識趣的表現。
如此一來,雙方都能保有兩分情面,還減少了流言的影響。
“陶家不知趣,我們正好看戲。若是個知趣的,”樓宴涼涼一笑,說道,“那便讓他們‘不知趣’就好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